中国金融新闻网,金融时报主办的财经新闻类权威网站!

中国金融新闻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评论 >

汽车生产资质审批生变 小鹏汽车选择海马代工

来源: 财新网 作者: root 发布时间:2017-09-29

  【财新网】(见习记者 肖莹)中国政府对汽车行业采用准入制管理,行业外的“野蛮人”要想参与市场竞争得首先获得入场资格,“代工”便是途径之一。

  9月29日晚间,海马汽车(000572.SZ)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与小鹏汽车签署了合作制造框架协议,小鹏汽车将通过海马汽车申请工信部产品目录并进行生产制造,

  小鹏汽车成立于2016年5月,是一家初创电动车公司,尚未获得纯电动车生产资质,此次与海马汽车合作,可“曲线”实现产品量产上市。

  公告称,双方首款协议产品将在今年年底实现量产,初步确定合作产能为5万辆每年,合作期为4年。

  小鹏汽车此前曾宣布首款车型是纯电动SUV,计划在2017年底小规模量产。这款车也已经进入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产品商标为“海马牌”。

  在公布代工计划之前,小鹏汽车宣布了独立建厂的计划。今年5月,小鹏汽车宣布生产基地落户广东省肇庆市,项目一期产能为10万辆/年,计划于2018年下半年竣工。

  小鹏汽车CEO夏珩曾公开表示,选择海马汽车代工主要是新建工厂赶不上第一款车上市时间。

  在小鹏汽车之前已有先行者。蔚来汽车去年5月确定江淮汽车(600418.SH)代工生产首款量产车,今年9月1日,车和家宣布与华晨汽车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敲定代工厂。

  这些初创者选择“代工”方式,一方面是希望将量产产品尽快推向市场,另一方面是发改委暂停了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审批,企业不得不另觅他途。

  2015年6月,发改委联合工信部发布《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意在为新晋者降低门槛,开辟纯电动乘用车单一资质。上述文件发布后,共有15家企业获得发改委项目批复,这些企业还需进入工信部企业和产品目录方可将产品投放市场。

  现在大门却有关闭迹象。多位知情人士告诉财新记者,发改委已经暂停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审批,何时恢复尚未确定。

  因此代工多是无奈选择,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也认为,代工对于新造车企业来讲并不是最好选择,将面临车辆质量难以控制、产品品牌塑造不清晰等问题。此外,在现有的汽车政策中,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新能源汽车积分应该划分给代工企业还是被代工企业并没有相关规定。

  为避免上述困境,也有新造车企业选择收购有资质的汽车企业。2017年初,威马汽车控股公司收购大连黄海汽车有限公司100%股份。大连黄海拥有除轿车以外,其他汽车产品生产资质。知情人士告诉财新记者,小鹏汽车也在考虑通过收购车企获得乘用车生产资质,正在和相关企业接触。

    责任编辑:中国金融新闻网

    金融要闻

    加速全国布局 亿达中国力推“跨越2017”战

    银行业界

    资讯排行

    首页 - 金融要闻 - 银行业界 - 地方金融 - 经济评论 - 证券基金 - 保险行业 - 百家点评 - 科技金融 - 互联网+ - 专题
    中国金融新闻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Copyright by2016 中国金融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豫ICP备1301216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