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的风险防范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2-25
2011年以来,人民银行朝阳中支推动金融机构设立了大量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实现了小额取现、转账汇款、代理缴费等功能,方便了广大农民群众,改善了农村地区的支付服务环境。为了防范服务点发生风险损害农户权益,朝阳中支近期发放了3000份调查问卷,并对14个行政村20个服务点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受安全防范意识、用卡习惯、成本费用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服务点存在盗抢、套现和洗钱、侵占资金、密码泄露等风险,应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存在的风险
(一)盗抢风险。调查发现,服务点均未配备保险柜,有的只是用简易的桌子作为营业柜台,现金存放在敞开式的木制抽屉中,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对现金的需求量加大,而多数服务点深处乡村,距离银行网点路途遥远,经营者无法保证每日将服务点的现金存放在银行,还有的服务点经营者是老人,其安全问题完全依靠服务点原有的监控设备来防范,一旦被不法之徒获悉,易诱发盗抢风险,将给服务点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二)套现、洗钱风险。人民银行规定服务点单卡单日累计取款不超过2000元,转账不超过20万。但调查发现,目前收单机构布放的服务点机具其“转账”功能需依托于服务点机主的银行卡,转账时需从持卡人的银行卡先转入服务点机主的银行卡,再从机主的的银行卡转入其他人的银行卡。部分服务点为持卡人取款时选择“转账”功能,将持卡人卡内的资金转入机主绑定的银行卡,突破取现限额,为持卡人给付大额现金,易引发套现、洗钱风险。
(三)侵占资金风险。调查发现,服务点经营者以中老年人为主,文化程度相对较低,20%的服务点在办理业务过程中未登记助农取款业务台账或登记台账信息不全,有的经营者未妥善保管小票,将打印出的取款小票随意丢弃,持卡人疏于防范也未及时核对交易信息,为经营者侵吞小额资金提供可乘之机。而大部分持卡人未开通银行卡交易短信提醒业务,卡内资金即使被服务点侵刷也无法及时察觉。
(四)密码泄露风险。持卡人的密码保护意识较弱,有的持卡人为了方便记忆设置过于简单的密码,还有的持卡人年龄较大,或看不清密码器上的数字或记不住密码,出于对服务点经营者的信任,告知其密码,由其代为刷卡取款,而服务点经营者为了区分记忆由其代刷的部分持卡人的银行卡,往往将持卡人的卡号和密码都记录在一起,一旦银行卡被复制或丢失,卡内资金很容易被盗取或转出,给持卡人带来经济损失。
对策建议
(一)政府部门应给予政策优惠及财政扶持。一是对开展助农取款业务的收单机构给予优惠政策及资金鼓励,如减免部分税收,依据拓展的商户数量、商户质量、投入成本等对收单机构给予相应的补贴。二是对业务量大、取现金额较多、信用状况良好的服务点应加大扶持力度,如配备小型保险柜、验钞机、监控、报警设施等安全防护设备,公安机关与服务点建立警务联系点,增强服务点防盗抢、防收付假币的能力,保证现金安全。
(二)收单机构应加强对服务点的安全管理。一是对银行卡受理终端进行升级改造。尽快实现卡卡转账,使跨行转账不再依托于服务点机主的银行卡,避免突破取现限额的情况发生。二是加强对频繁交易、较大金额交易的日常监测,严格查处以“转账”名义突破取现限额的服务点,对不听劝阻、明知故犯的商户,应撤销其服务点资格。三是严格执行巡检制度。要加强对服务点的风险管理,确保巡检工作落到实处、发挥效果。要对服务点经营者强调登记台账的重要性,告知经营者不登记或登记信息不全,引发资金争议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持续关注已经发现的未登记台账的服务点,切实提升制度的执行力。
(三)优化支付服务验证方式。一是金融机构应探索为农户免费开通交易短信提醒等交易验证服务。二是收单机构应制作统一规格的台账下发给各个服务点,指导服务点建立业务台账,台账登记信息应包括业务办理日期、办理人身份信息、金额、经办理人或其代理人签字(指纹)等,并定期核对。三是可在服务点配备指纹识别密码器,降低由于密码泄露产生的农民资金盗刷风险。
(四)完善服务点公示内容,加强宣传培训力度。一是收单机构应制作简单易懂的业务宣传图版,包括小额取现、转账、业务查询等操作流程和安全用卡等方面的风险提示,提高持卡人和服务点经营者的风险防范意识。二是加强对服务点经营者的业务技能培训,做好对农民的助农取款业务功能、安全用卡知识的宣传和解答释疑工作。三是组织开展多层次的安全用卡宣传活动,积极引导持卡人树立风险意识,妥善保管好本人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和密码,切实防范欺诈、套现、窃取信息等不法行为发生。
金融要闻
银行业界
-
2017年5月20日,第十三届(2017)中国信用4.16高峰论
-
近期,恒丰银行总行机构金融部、恒丰研究院组建金融专
-
2017年2月18日,以新起点新征程为主题的数字资产交易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