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新闻网,金融行业的财经类权威网站!

中国金融新闻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评论 >

2018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即将在京举办

来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作者: root 发布时间:2018-12-28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8日讯 咖啡是否致癌?食盐中添加亚铁氰化钾后会有什么影响?非洲猪瘟持续蔓延,我们还能吃猪肉吗?……2019年1月3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经济网协办的“2018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即将在京举办,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多学科领域专家将汇聚一堂,对上述2018年中的热门食品安全事件进行科学解读,并与媒体就食品安全领域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

  本次对2018年食品安全热点的解读,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自2012年首次启动年度食品安全热点解读媒体沟通会后的第八年,在整体上延续了以往权威、专业的特征及第三方的定位。沟通会以“科技界共识”的方式,为公众所关心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行答疑解惑,同时提出科学建议,为治理食品安全谣言、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有序提升发挥了特殊作用。

  在沟通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发布食品、保健食品欺诈与虚假宣传专项整治行动成果,并举办“防范食品 保健食品欺诈与虚假宣传科普动画创作大赛”优秀作品颁奖典礼。此外,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18大学生食品安全科普创新竞赛”颁奖礼也将同期举行。

  在2017年的沟通会上,来自食品科技界的权威专家对保健食品的问题与治理、普洱茶“致癌”、“网红食品”显现安全问题、法国奶粉被召回、中式咸鱼致癌风波、喝白酒抗癌、无矾油条的铝超标、喝王老吉“可延寿10%”、网络餐饮监管加强、挂面可燃等十个热点进行了解读。

  在近两年的热点中,也可以看到,与食品营养健康相关的内容逐渐增多。特别是对传统食品的评价,出现一些有争议的观点。如2016年的红肉,2017年的咸鱼、白酒、凉茶、油条、普洱茶等。随着我国食品工业逐渐向健康转型,以中国传统食品大规模回归为特征的消费升级,需跨越“用科学的数据说明产品”的门坎。

  “综合国内外食品安全热点事件可以看出,在全球大同的趋势下,国内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点已逐渐与国际接轨,而在全球视野下审视食品安全的隐患,也给中国的食品产业发展带来更多启发。”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顾问刘秀梅研究员表示。

  届时,中国经济网将对2018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进行全程图文和视频直播,敬请网友关注。

    责任编辑:中国金融新闻网

    金融要闻

    加速全国布局 亿达中国力推“跨越2017”战

    银行业界

    资讯排行

    1. 一图读懂宝贝王早教

    首页 - 金融要闻 - 银行业界 - 地方金融 - 经济评论 - 证券基金 - 保险行业 - 百家点评 - 科技金融 - 互联网+ - 专题
    中国金融新闻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Copyright by2016 中国金融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豫ICP备13012161号

    返回顶部